流行起一个观点:北京没个年薪100万,不敢养娃
6800 人参与 2022年09月19日 08:50 分类 : 国际化教育理念 评论
不知道何时开始,流行起一个观点:北京没个年薪100万,不敢养娃。 我经常刷到这类视频或者文章,夫妻俩年薪100万,计算一下开销,压力实在太大,存不下钱,所以娃么,是不敢要的…… 又或者夫妻俩都是精英,家庭年入100万+,娃也是要了的,但是感受是压力实在太大了,因为有娃,不敢失业、不敢丝毫懈怠、不敢想象降薪,否则就无法维持生活…… 不仅网上这样的观点非常多。我身边也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身边有朋友家里两个娃,还没在一线城市,在强二线城市,就经常吐槽讲,一年赚不到300万,两个娃就要生活降级了。 此外我不是有有一丢丢想要二胎么。之前也在同学群讲了这个想法。 因为我这两年没有在北京长居,但是未来娃上学,目前计划是要回北京的。然后群里同学们就说:“你可快放弃二胎想法吧,回北京开支会让你崩溃的。” 我并没有很多养娃的经验,沫沫目前还不到3岁,所以我也并没有感受到养娃需要多少钱。大家都说我是 Too Young Too Simple,说等娃上学,你就悟了! 虽然目前我们家庭是能有这个收入的,但是一方面劳动性的收入,谁能保证一直持续呢?另一方面,收入我也并不想全来拿来养娃啊对吧。 我们都知道,财务自由最极简的一个算法,直接开支/0.04,也就是开支的25倍。 那倘若我一年开销15万,攒个375万就财务自由了,并不是普通人不可完成的目标。 倘若我养了个孩子,你告诉我家庭收入得100万才能维持,那是不是意思是家庭开销至少得七八十万?那得攒个2000万才能财务自由。
正在我对神兽的消费,持着迷茫、不解、困惑、恐惧的态度时,最近刚好刷到B站有个实录性质的片子《中国少年故事》。 这部纪录片,是要在中国的337座城市,寻找1001个少年,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参加了哪些兴趣班、开销又是多少啥的。 怎么说呢,刷完还是有点小震撼的。主要是为这些小学生的思想深度。 第4集有位小学生,在爸爸妈妈对他发脾气时,他给到的反馈是,跟爸爸妈妈沟通: 在外面一天,经历各种事情,情绪瓶子已经快要塞满了,要溢出来了。所以一回家,看到小孩有一点点什么问题,这个瓶子里的情绪就要溢出来。 那既然这样,你们能不能回家前,先把这个要满的瓶子倒一下?或者是准备两个瓶子,外面专门一个瓶子,不影响回家来的。 他妈妈被他这番话惊呆了。专门在记录孩子成长的电子笔记上对全部的对话做了记录。 我自己10来岁的时候,是绝对没有这样思考力的!别说10来岁的时候,就是现在,我写文章要是能写出个类似的比喻,我都会觉得自己棒棒的,想要给自己点赞。羞不羞! 孩子们呢也各有各的爱好、天赋,并不是二十年前我们那会儿的所谓“死读书”,而且但凡是真正的爱好,还都玩儿得有模有样的。 有的孩子喜欢飞机,自己摸索着做的未来战机的模型,直接上了电视节目; 有的孩子酷爱阅读,拥有自己一整面墙的书架,从文学到编程到地理到科普类,涉猎之广泛,远超他的三年级水平; 有的孩子喜欢编程,就去参加了全球性的比赛,探讨的主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
首先,真的不需要年入100万那么多钱,才能养得起孩子。 采访的孩子,大多是公立小学的,仅说学校的学费花不了多少钱,有的家长直接说这块是不花钱的。 虽然主要采访的孩子是海淀、西城、朝阳这些富贵区的,但是视频里孩子对应的学区房也并没有到深不可测的地步,600万左右,是有一些可以兼顾一般的上学和居住的选择的。 孩子补习方面的开销,家长们提到全年5、6万,是中等水平。 虽然已经“双减”,但是考虑到视频里的孩子,都上了许多兴趣班,编程、皮划艇、游泳什么的,因此暂且认为“双减”前后这部分开支变化不大吧。 我们假设房贷1.5万/月,一家三口生活费平均1万/月,再加上补习班开销,其他额外开销,全年的开销可以控制在40万以内。这是按视频里描述的中等水平计划的。 学校完全可以降级到北京的其他区,400万以内两居室的选择其实有大把,那房贷一下子就可以降到1万以内了。整体开支降到20多万不成问题。 虽然不便宜,但倒是还没有到传言的什么年薪没100万没办法养孩子那么恐怖。 其次,就算你钱非常多,也不等于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采访中,我注意到,这些孩子的父母本身,都是素质非常高的人。 没有一个人说把成绩当成唯一标准,也没有一个人说培养孩子兴趣就是为了让他获奖,就是要争个胜负。 他们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尝试,是为了让他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培养孩子各种兴趣,是希望他全面发展、心智成熟,在未来人生低谷时,也有个支撑; 在学习方面,也会有策略地去引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而非填鸭式的; 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大多也就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但是有自己的主见辨别力,能果断做适合自己的选择。 所以,看到这里,真心感受到:鸡孩子的前提,真的是先鸡自己。 自己的理解力、洞察力、心理成长没达到一定水平,是无法鸡出心智全面发展的孩子的。 家长对待每一件日常小事的态度、家长在人生低谷时展现出的抗挫力、家长的洞察力辨别力等等,这些才是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才是最直接的。 虽然金钱上的成本,没有达到传言的不可承受之重,但是心力上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孩子要全面发展,每一步都是家长时间、精力的无底洞。 有的家长陪着孩子全国跑马拉松,有的家长周周陪孩子去训练皮划艇,大人小孩一起练。像什么晚上接完孩子直接送去兴趣班,周六一天赶三场,那都是寻常操作,都没啥可说的。
比如我有10分力气,6分应该花在自己身上,4分花在孩子身上就够了。 当然我10分都花在孩子身上,他可能会成为更优秀更全面发展更厉害的人,但是我是没有这种燃烧自己的精神的。 我的观点是,我如果花5分力在孩子身上,就不能保证我自己的生活品质及幸福感,那5分力就是不合适的,4分才是合适的投入。 他认为,养孩子这件事,不能用几分力几分结果来推导。家长们那么“卷”,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就养出更全面发展的更优秀的孩子吗? 有一位妈妈讲到,为什么要提早让孩子去学习一些东西呢? 因为如果去了学校,人家都会,你的孩子不会,他会形成一个固化的认知:这门课我就是不行。然后就会形成一个负向的反馈,越来越没兴趣,越来越不行。 相反的,如果有过提前的训练,他到学校,表现得很好,马上就会建立信心,进入正向的反馈循环。 这点在他们孩子学习各门课上,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验证。 因此,这位妈妈发现,当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对比的时候,看到其他孩子一些强于自己孩子的认知、能力,她会意识到,并不是自己孩子这方面不行,而是自己并没有把他带入这个领域。 反正吧,就感觉,孩子还是会主动被动地反馈给家长各种理由,让大家卷起来…… 让我想到前两年翻的一本书《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讲美国上东区妈妈的。 蛮有趣的一本书吧,人类学博士的亲身育儿体验,大伙儿感兴趣也可以翻翻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学校家长圈
推荐阅读:
游子带你看世界|卡西的游记
游子带你看世界|老团员采访之Cindy
游子|我们为何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回来?
收藏 | 0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 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 ,了解深国交 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 (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scieok.cn/post/3509.html
国际化教育理念 费用 微信公众号:scieok
微信号:ScieOk_cn
加微信,发送 2021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