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国交BPC社 » 正文

深国交BPC学术 |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 下

13020 人参与  2021年03月22日 18:32  分类 : 深国交BPC社  评论


Competitiveness

bpc学术组 时事与政策分析

竞争力(下)




01

Intro

 深国交BPC学术 |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 下 深国交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Winnie 第1张


01

在宏观经济学分析中,一种常见的比喻经常被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自从比尔·克林顿总统把国家间的贸易称为“几个庞大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 ("each nation is like a big coorporation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这种“国际竞争力”的话语便层出不穷。


本文会借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在Pop Internationalism一书中的“competitiveness: a dangerous obsession”一文[1],首先重新拆解“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指出其错误的隐藏假设,引用两种常见的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并分析其不准确性;其次,探讨“国际竞争力”的理解和现实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为何这个概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如此普遍地被使用,进一步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经济话语中“国际竞争力”的使用,并且尝试避免它[2];最后,笔者尝试引用两篇对本文的回应论文以反思克鲁格曼教授的观点。



02

贰、令人上瘾的表达

 深国交BPC学术 |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 下 深国交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Winnie 第2张


02

有趣的是,当克鲁格曼教授详细研究与竞争隐喻断言相关的研究时,他发现对数据的错误解读、错误计算和操控常有发生,而这种错误解读却常常帮助国际主义者(pop internationalism),即拥护“国际竞争力”作为带有强经济解释力的词语的人)得出结论:“国际竞争力”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P10)。例如,罗伯特·莱許教授在一本书中提到一种提升美国公民生活质量的方法:要加大人均附加值高的产业(industries with high value-added per worker)的投资。可是,忽视掉理论本身的纰漏,克鲁格曼教授去检查了数据,发现人均附加值高的产业都是一些以资本驱动而非劳动驱动的产业,比如香烟与石油加工。而另一些高科技产业,如航天与电子产品产业,其人均附加值也仅在平均水平。资本驱动产业的人均附加值大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资本驱动产业需要一定的正常收入(normal income)来支持巨大的资本固定支出,这些产业产品的价格相比于劳动驱动的产业也自然会更高一些,这也导致了人均附加值更多。因此,本书的作者们单单运用这个数据来主张国家投资于人均附加值更大的产业,却没有具体细分人均增加值大的产业都具体有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解读(P12)。另外,作者还引用了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在哥本哈根峰会中提到的劳动力流失问题,并且指出其引用的数据甚至都没有根据汇率进行调整(adjust for exchange rate)后比较(P14);莱斯特·瑟罗教授在一篇关于贸易赤字与失业的文章中主张的“美国实际工资由于与日本的贸易赤字而减少了6%”,也被证明是夸大了现有数据(P11)。


为什么竞争隐喻如此有吸引力,以至于不仅经济学家在错误地使用它,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众日常生活讨论宏观经济的话语呢?克鲁格曼教授认为,竞争隐喻的生动和通俗性使得它受到欢迎。它帮助呈现一幅竞争性的国际贸易图卷,使听众和谈论者都更激动和沉迷;另外,竞争隐喻可以让一些棘手的结构性问题显得更加容易被调整国际贸易的战略的方法解决,从而提高公民对经济状况的整体信心,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来为政府政策提供合理性,提升总体的政治支持率。例如,比尔·克林顿提出竞争隐喻后,便更方便执行他强硬的经济政策,如提升税率与削减支出“减少贸易赤字”。这种隐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冷战时期的“对苏联的恐惧话语”来为冷战政策正名的做法有一定的相似性(P16)。


理解了“国际竞争力”话语的吸引力后,为什么克鲁格曼教授反对该词语的频繁使用也就很好理解了。首先,过度强调国际竞争力会把政府支出浪费在不必要的政策上,以满足大家对“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在一套既定的话语体系下,为了支撑意识形态的运作,无意义的表面工程不得不进行着。例如,在冷战期间,为了符合“苏联恐惧”的话语,美国政府虽然有对交通、教育等有意义的开支,但是同时也浪费在了如防空洞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上。对“国际竞争力”话语的过度沉溺会导致类似的资源分配不当,如在制造业的过度花费产生过大的机会成本,结果服务业的经济增长减速。而服务业却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美国公民的生活质量。其次,竞争隐喻背后有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战的倾向(而我们在该文章写成约25年后也目睹了它的发生)。因此,不加更深一步思索地对该话语进行使用,有可能导致在重要事件上做出错误决定,影响经济发展(P18)。



03

叁、走向真实

 深国交BPC学术 |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 下 深国交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Winnie 第3张


03

克鲁格曼教授在“competitiveness: a dangerous obsession”一文的最后给出了他的展望。他指出”国际竞争力“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衣,而的确在大众声音的压力下,希望和恐惧使得沉默的真相无法被道来。可是,当我们随波逐流并且苛求这种话语可以带来一些好的经济政策的同时,这也会导致错误决策和可怕后果。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以往信以为真却没有仔细思索过的观念,并且走向真实(P21)。


这篇小论文乃至Pop internationalism一书引起了一定的轰动;有趣的是,在pop internationalism一书出版两年后,泰铢泡沫破灭,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东亚各国,和克鲁格曼的预言不谋而合。“competitiveness: a dangerous obsession”一文在《外交》杂志的发表使得不少在文中被教授针锋相对的经济学家给出了ta们的反驳,而在Pop internationalism一书的第二篇论文中克鲁格曼教授对此作了回应,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去自行查阅,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但是,我希望在此简要概述两名经济学者对此文的评价,以求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研究所的大卫·戈登(David Gordon)先生认为,克鲁格曼教授只是在“重申国际贸易经济分析中最基础平庸的观点(如相对优势理论),却引起了极大惊讶(He merely restates and reiterates commonplaces of economic analysis. Here precisely arises the element of surprise)”。该评价恰恰说明了竞争隐喻,恰如克鲁格曼所说,在被无节制地滥用和误用。另一方面,谢菲尔德大学的格林·海伊(Colin Hay)教授在承认“国际竞争力”一词值得被反思的情况下,则认为克鲁格曼教授对该词语的批判有一定的偏差。他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决策者与大众并没有像他在文中说的那样理解“国际竞争力”一词,从而他的断言——“国际竞争力”话语频繁使用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并不成立。海伊教授指出,“国际竞争力”话语的另一方面——竞争力的特权化(the privileging of cost competitiveness),而非竞争力一词本身,才是真正危险的困扰,而克鲁格曼却在其分析中低估了这一点。




Reference

Paul Krugman, March/April 1994, Foreign Affairs, “Competitiveness: a dangerous obsession”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994-03-01/competitiveness-dangerous-obsession


Paul Krugman, Pop Internationalism, 1996, https://b-ok.global/book/768224/24906f

Jacques Delors, June 1993,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93_443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 World Economic Forum,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9.pdf


The statistic of US real GNP,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https://apps.bea.gov/scb/issues.htm


Ira Magaziner and Robert Reich, 1982, “Minding America’s Business”  https://doi.org/10.1177/003232928201100414


John Major, the Prime Minister of Britain on the issue of Labor Cost, http://www.johnmajorarchive.org.uk/1990-1997/mr-majors-press-conference-in-copenhagen-22-june-1993/


Lester Thurow, “Who own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ttps://sloanreview.mit.edu/article/who-owns-the-twentyfirst-century/


David Gordon, March 1997, The Review of Australian Economics, “Review of pop internationalism”, https://cdn.mises.org/Pop%20Internationalism.pdf


Colin Hay, March 2012,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the dangerous ‘obsession’ with cost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not so dangerous obsession with competitiveness”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232456



END

相关阅读:

深国交商务实践社BPC学术组文章 |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上)

深国交BPC学术 |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 下


文案:BPC学术组Winnie

排版:BPC宣传部Scarlett

校对:BPC宣传部Amaris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pcscie

推荐阅读:

你好,我们是来自深国交的游子社社员

游子带你看世界|老团员采访之Cindy

义·走 Charity Walk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scieok.cn/post/1846.html

深国交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Winnie  微信公众号:scieok
微信号:ScieOk_cn

加微信,发送 2021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支付宝账号

财付通账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深国交2024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深国交2021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