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SCIE深国交备考2024及校园生活
本文分两部分,共计约15000字。第一部分约8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5-20分钟
序言
正如标题所表达的那样:本文仅仅是一篇帮助读者了解当代消费社会批判基本内容的导言,并非专业的学术论文。因此,本文将有意略去对一些针对文中运用的概念、方法、理论的元批判的书写。譬如对“异化”这一概念之“非历史性的本真设定”的常见批评,以及对鲍德里亚等法国理论家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的论述“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责。我尽管多多少少知道这些概念术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的打算是:先将这些理论介绍给各位读者,批判它们的事情,就交给各位读者来完成。毕竟——最深刻的批判,诞生于最了解这一理论的人的笔下。本文作为一篇普及性的文章,它的核心任务也不过就是帮助读者了解这些理论罢了。
然而,我希望本文带给大家的东西不尽于此。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物、充斥着消费品的世界,生于此世的我们在日常消费的实践中,似乎已经无条件承认了商品消费和一切事物的商品化是这个世界与生俱来,且今后也必将永恒存在下去的、它内在的运行逻辑,并逐渐难以设想其他可能的社会形式。的确,资本构造了一个如此庞大又精密的秩序,以至于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按照这个秩序的运行逻辑去思考、言说与生存,但并非没有反叛这种秩序的可能——因为它并非全部的真实!或者说,大部分是它制造出来的假象,这些假象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我们要么只能通过资本的逻辑去理解世界,要么放弃理解世界。而本文的写作,便旨在或多或少揭穿这些假象,为所有人提供一种新的理解世界的视角。
当然,在通过阅读接受了这一视角的人们之中,必然有一部分沿着它继续思考,而另一部分将在不远的未来(也许是彻底地)反叛它。无论如何,在知识论的层面上讲,对于所有人来说,各位读者的认知相比于阅读之前,是会有所增益的。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做到这一点。
本文目录
(上)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历史
1. 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
2. 后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
二、异化及其扩张: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
1. 人的异化
2. 商品拜物教
3.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
(下)
三、当代消费社会的片段分析
1. 符号价值——商品本质属性的再分析
2. 社会区隔——消费社会下的阶级划分
3. 日常生活——可能性的开启还是关闭?
一
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历史
这一部分我并不打算编纂从珍妮机的发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于今日所谓“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编年史,这里的“总历史”毋宁说是一种资本自身逻辑地运动的过程。我将从一些像是资本的本性、商品的生产、工资与生产成本的关系这些简单的事实出发,逻辑地推导出当代景观社会的诞生原因,揭示这些简单的经济范畴是如何相互作用,并一步步导致了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境况的。这里所说的“总历史”,仅仅指代一系列范畴运动的过程之总和,并不涉及那种常常被人们提及的,发生在时间中的前后相继的现实事件。
1. 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从延长劳动时间,到提高劳动效率——福特主义的诞生
我们从政治经济学中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
资本的本性是扩大再生产,也就是通过生产及销售商品而获得利润,从而扩大资本的总量。而扩大了的资本又会投入到新的、规模更大的生产环节之中。而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结果,资本家在现实中这样表达这一本性:尽可能以低廉的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并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尽量多地售卖出去。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即资本家必须一方面保证劳动力和消费力的再生产,从而要给付足够的工资,使工人至少能勉强存活,并且有足够的金钱购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另一方面,工资包含在生产成本之中。如果工资过高,资本家的利润就会减少,资本再生产的步伐就会减慢。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之中,资本再生产能力不足的较小资本会被较大的资本吞并、或因竞争导致破产。因此,资本家选择简单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借剥削绝对剩余价值来扩大利润。但是,过长的劳动时间严重破坏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并且激化了劳资之间的矛盾,资本家面临着工人起义的危机;同时,工人过低的工资也使得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能力不断萎缩,生产的规模却一直扩大。资本家的产品经常性地处于过剩的状态,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
八小时工作制和泰勒制是化解这两个危机的关键。泰勒制是建立在适应八小时工作制的基础之上的。它将完整的一件工作分成若干工序,将每道工序都尽可能地简化和标准化,并且采用通用的可替换部件,分配给专门的工人负责。它的特点是通过精密的计算,使工人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发挥出最高的效率,从而便于资本家榨取最多的剩余价值。并且,这种制度保证了即使是非熟练工人,经过简单训练,也能够保证整个生产体系的运作。
而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将泰勒制推广并发挥到极致的是福特主义。即我们熟悉的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流水线。福特主义流水线式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出能力,使得工人工资提高的同时也让商品变得廉价了。市场有效总需求因此扩大了。从福特主义的口号“一天工作8小时,赚5美元”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知道:它一方面解决了从前劳动时间过长造成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通过消费市场的扩大缓解了产品过剩的危机。
“工人在生产中异化为一系列动作的组合”
但是,规模化生产的实体商品、物质的商品的消费,总是存在一个客观的周期。一些商品如果不是被消耗或损坏了,人们是不会再度消费它们的。但是资本却总是不断加速扩大再生产。当这一消费周期逐渐跟不上资本周转的周期,而生产却始终不能停下脚步的时候,产品依旧会过剩,新的经济危机就到来了。
为了解决新的危机,资本主义不得不继续它的发明。
2. 后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日常消费领域的创造;文化工业制造虚假需求——景观社会的诞生
在第1节中,我们一直在谈论资本主义产品过剩的危机。这一节我们具体讨论资本主义生产的具体内容。
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产品的生产还停留在生产资料为主导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以煤炭、钢铁、化工、及一些原材料或半制成品为主要的生产内容。但是当生产资料的总的供给逐渐逼近乃至超越总需求,而资本扩张的脚步又从不停止的时候,资本就不得不将目光从生产资料转向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就是普通消费者(工人)的日常生活领域。我们所说的日常消费领域的创造,其实就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消费这个庞大市场的开发。
我们提到了福特主义式生产。只有这种生产方式才能让每个人都被无穷的物包围起来。不过,人并非一开始就身处庞大商品积累的丰富世界。事实上,所有人都是从自给自足的原始状况出发,逐步与商品世界在各个方面建立联系的。但是,正如福特所说:“问一个原始人:你需要什么?他不会回答说‘汽车’,而是会说:‘更快的马’!”——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正是这种需求的创生,才使得一个原始人能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名消费者。资本主义为了能够销售商品,第一件事就是创造更多的消费者,以便使市场尽可能地扩大。
这个使命由现代传媒体系承担了。现代传媒体系同时也就是文化工业的核心。
广告、市场营销用诱人的疑问句和不容置疑的判断句不断告诉人们“你需要什么”,接着摆出商品,帮助人们了解满足他们需要的方法,并且让人们相信他们真的需要这些商品。现代传媒体系把一个简单的等式钉在所有人的头脑之中:满足(特定的)需求=花钱购买(某种)商品。
“让人们相信他们真的需要这些商品”
起初,常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生产满足需求,需求呼唤生产的世界。但是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到:是生产制造了需求,生产让需求呼唤自己,然后又去满足自己。所以实际上是生产召唤着生产,这与资本的再生产本质上是资本的自我增殖的规律是一致的。
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即便广告和营销散播至全世界,只要人们依然消费的是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样开拓的市场就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资本主义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发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商品,即文化商品。文化商品就是符号的组合、图像的集聚与意义的堆积。
下面我们考察文化商品的历史。
文化商品一开始仅仅是以“商品美学”的形象,作为促进商品本身售出的外观而出现的。因为消费者始终追求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在用价值追求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使用价值反而总是最后才(有可能)被落实的。因此,为了完成从商品到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商人借助现代传媒、设计业,力图以商品的外观来吸引消费者,尽可能给予消费者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承诺。对商品的宣传、营销、包装、设计等等,都是商品美学的范畴。
但是,随着图像的不断累积,资本主义索性直接生产图像。图像的大量生产就是为了被观看,我们将图像被有序编织成一个整体,并且这些图像本身就成为人们交互的中介的结果叫做景观。
在这时,原本的图像与实物的关系被彻底颠倒过来了:原先是外观附着于商品,现在却是商品本身仅仅成为了图像的一个托辞。因为图像这类非物质商品从来不是消耗品,也无耐久度,对它们的消费于是永无止境。资本主义总是会发明新的、更具冲击力的图像,不断轰击人们的双眼,刺激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时尚与潮流的诞生。时尚从来不是因审美的目的而更替的,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能够持续不断地赚取消费者手里的每一分钱。时尚的转瞬即逝,恰与资本越来越短的周转周期形成了鲜明的映照。
“这就是时尚与潮流的诞生”
而到最后,图像甚至连实体商品的托辞也不需要了,它自己就可以直接被消费。现代游戏业与商业电影就是它的典型产物。它们是景观的直接设计,在景观背后是一系列文化符码的流动。正是这些被编码的符号支撑着对图像的消费,因为它们就是意义的凭依。纯粹的景观难以被持续地消费,只有意义可以被长时间反复解读。而文化无非是符号——意义的躯壳——被制造、发出和解读的历史,以及对这个历史的总叙述。这就是为什么文化商品并非只是孤立地被制造出来的原因:它始终是暗中处在一张庞大的意义之网中的,这就是文化系统。是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商品被消费者最终承认,否则,畅销书就只是一堆废纸。
无论如何,在现代生产方式控制之下的世界,正显现为一个惊人的、庞大的景观的积累。我们的时代的的确确是一个景观社会。景观社会的心脏是文化工业,而血管或者触手就是现代传媒。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供给它营养的终端。
安迪·沃霍尔的预示:文化工业的批量生产
二
异化及其扩张: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
这一章我将不会对异化这个语词的词源或历史用法进行追溯,而是直接在当代语境下阐述它的内涵以及它运动的逻辑。因此,在下面的讨论中,读者将不会见到类似“黑格尔如何使用异化”、“马克思如何使用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如何使用异化”这样的表述,这样做是为了免去历史考证般的繁琐,让读者能够尽快理解异化这一术语在当代的普遍含义。
同样地,虽然“商品拜物教”这个概念是马克思的独创,但是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它的衍义与解释,它的内涵已经与马克思在当时语境下的讨论有所不同了。所以——本文从来就不以严格地“回到马克思”为写作主旨,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本段依然不会有报菜名式的段落。但是在全文后我将一一列出我所运用的理论范式与相应的思想家,以及一些可资阅读的文献。供有兴趣的读者深入阅读。
1. 人的异化
我们从一些简单的规定出发。
人是唯一自为的存在,而动物则仅仅是自在的存在。因为只有人设计、规划自己的需求,从而有意识地生成自我与改造自然界。这就是人的劳动实践。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本质的力量对象化,这就是使内在于自己的需求、意识、观念、愿望,利用生产资料在自然界中通过劳动的作用外化为他生产的产品,从而改变自然界的样貌。这就是人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应自身目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让自然界不断人化,从而再生产着整个世界,由此产生了新的需求。而为了满足新的需求,人又必须使自己的能力更加进步,这时,人的意识又与之前的自己有所不同。这就是人与自然界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环境影响和改变人,但环境同时也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确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人的实践,即劳动之中。
在劳动中,人伴随他创造的对象化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样一来,人创造的“自然”越是丰富,人的主体性就越是丰富。人同时也因自己能动性的发挥和本质力量在现实中得到实现而感到快乐、满足。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用金钱、货币、资本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这种链条,让它们成为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甚至人与人的交互的必然中介。人再也不能经常性地直接掌握和支配自己生产的产品了,他必须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然后才到市场上购买消费品。劳动本来是人本质力量实现的关键,现在却成了一种商品。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的生命活动,现在却仅仅成为维持生命的手段。
人的劳动现在不是为自己,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货币。因为人为了赚钱而生产出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消费的是未知的他人仅仅为赚钱而生产的商品。人的劳动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反而成了与人对立的东西。劳动产品在这里对人而言永远是异己的。
与此同时,人的劳动也与人对立了。因为人常常要进行自己并不喜欢的劳动,生产自己对之一无所知的商品,这样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人在这里感受不到劳动的充实,感受到的只是自己力量的不断丧失。像马克思那句经典的评价:“只要有可能,人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于是,对象化成为异化。异化的人,生产的越丰富,自己反而越贫乏,并且同时就越受到资本、金钱、货币的统治。
劳动产品的异己化,本身也就表明了劳动对人的异己化。于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为一股支配自己、反对自己的力量,因为资本就是劳动力的积累。人越劳动,越觉得自我的丧失,同时资本反而越加丰富和充实,人越是想要主导自己,支配他的力量就越强大。这就是异化,劳动就成为异化劳动。
“自己的力量的外化,最后反而成了支配自己的力量”
2. 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是异化的延伸。
商品作为异己化的劳动产品,与货币一道构成了资本再生产的环节。而商品消费已经将所有人无缝地包围起来了,这就使原本生产的异化扩展到了需要的异化、消费的异化。人的形形色色的需要,自我设定的目的,最终都只能归结于一个抽象的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交换价值成了个人抵达现实社会认同和自己理想未来的唯一通道。同时,根据马克思对货币的经典分析,交换价值又必然从一般等价物发展到货币。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货币这个中介与他人发生联系,而这些相互发生联系的人又始终要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最终,原本的人与劳动、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就一直推进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这种异化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掩盖、乃至于取代了。人的社会联系只能表现在人们相互交换他们的劳动成果的交换价值之上。
正如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从自身中分离,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并成为支配人的力量一样,商品拜物教也是如此。商品拜物教造成的结果,就是使原本历史的、人为的、社会的交换价值以自然的形式、以一种物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人们将商品视为一种自在的客体,而不是自己劳动的外化。而资本主义结构又使人不得不这样对待商品,因为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就成为交换价值“自然的证据”。于是,商品、货币、资本就成为自然物或物理学对象那样的不可否认的东西了;而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就成为像现代科学一样的铁律。这种经济规律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说明,而这种社会分工的统一和相互补充,仿佛成为一种外在于个人、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关系一样。最终,原本人的活动的社会性,不是表现为人与人相互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他们从属于上述的伪“自然关系”,他们的相互关联表现为彼此之间的异己性的无关,他们的联系表现为物的社会状态,这些的总和就成为支配他们的结构性力量。
而抽象、观念,或者说那些将它们有意编织在一起的总和即意识形态,只是表现为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拜物教之下,这些意识形态就是由洛克、边沁、斯密等人所构筑的自由、平等、群己权界等等的观念。在这里我不得不通篇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经典书写: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有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预定的和谐下,或者说,在全能的神的保护下,完成这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
3.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商品拜物教的逻辑延伸。因为消费主义是在社会关系彻底事物化,也就是商品拜物教发展到极致的基础之上诞生的。
消费主义就是人们将社会的外观认作社会的现实本质,并直接以物与物、物与人的关系作为他们彼此的社会关系,在此状况下把市场、商品、消费和一系列量化的生活标准等同于自己真正利益的意识形态。在它之下的人们必须通过消费去交往,甚至必须通过消费才能存在。在上文对马克思的引述中我们就指出:商品的买卖是自由的,契约的缔结是自由的,以等价物相互交换、作为消费者的人们是平等的。这一商品拜物教营造的天赋人权的伊甸园在消费社会、景观社会中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广告、营销将真实的社会结构掩盖,共同进行着消费这一抽象行为的人们,他们之间的阶级差异似乎就模糊起来了。人们的确拥有自由,因为一个人手握遥控器坐在电视机前,能够在一百多个频道之中自由切换,却从来不能对电视娱乐本身作出任何批判;人们的确拥有平等,因为即便是背景出身完全不同的人,也能够通过对同一种商品的消费拥有暂时同等的地位——对JK的热衷不是所有人的权利吗?可实际的社会结构差异在这里仅仅是被掩盖,而不是消失了。
而在消费社会掩盖阶级差异的同时,人们被塑造成依靠通过他们消费的商品加以认同的、“趣味的共同体”。因为,如果不是因为对文化商品的消费,人们有时怎么获得加入并留存在亚文化圈的资格呢?而如果不对具体的某类文化商品进行消费,人的趣味又要落实到哪里、并通过什么表达出来呢?我们的确可以免费地听歌、追番、讨论JK的襟、汉服的形制、或是刷微博追星。但是,能够以之为一种自我认同手段的人,乃至于占据这些圈子话语权顶端的人,无疑是那些参加音乐节、购买正版BD、剁手买衣服和花钱打榜刷粉丝的人们。从不消费的人会被嘲讽为“白嫖”或“路人”。消费就是话语权——本质上无非是资本即权力的变种罢了。
而人在消费主义下透过文化商品的消费寻求群体认同的同时,也在用这些商品塑造着自我认同,管理着自己的形象。在景观社会中,人对他人的存在仅仅是图像的累积,人的外观就被塑造成人的本质,或者说人的本质只能由外观实现。于是人们在社交网络设计、经营和刻意制造自己的形象,并且通过这些图像进行交往。景观无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罢了,只不过这种社会关系是从之前的存在滑落至拥有,变成了从拥有面向显现,也就是越来越表象化了。
“景观的生产”
而人面向自己的存在,即自我认同呢?人的自我认同总是在对自我价值及其实现的指认中完成的。因为自我认同无非是对自己多方面的价值认同。可是,消费主义让人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部归结于物质需要的满足。尽管这种物质需要总是以各种各样的伪装颠倒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对某种小众文化的追捧,比如对某种传统文化的复兴。但这恰恰是文化商品的生命:人们消费文化商品从来不是追求物,而是追求符号,而文化则无非是符号的编码与组合。所以,即便以文化为口号,但是最后仍然要归结于——消费!购买!因为——人们从哪里得到文化呢?或者用日常语言叙述:人们在何处感受文化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从衣服这类文化工业流水线的产品的消费和占有上得到关于文化的感受。最后看来这仍然是一种物质需要的满足。因为消费主义下的现代传媒使人相信:人必须时时刻刻凭借消费的力量才能达成他自身的追求,同时人又必须借助消费向他人显现乃至夸耀自己的功成名就。甚至他的追求、他的功成名就本身就是消费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来的产物,如同科学问题必然产生于运用科学仪器和持有科学观点的人,而科学问题又必然要通过仪器和科学理论去解决一样。人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实质上都是消费主义创造、提供和诱惑他采纳与追求的。
“消费社会”
参考文献
关于福特主义的叙述,参考了一些论文和专著中对法国调节学派的介绍,主要是阿列塔(Michel Aglietta)的理论。他的代表作是《A Theory of Capitalist Regulation:The U.S.Regulation》,可惜我没有找到中译本,也没有读原著。
关于资本本性、工资与商品成本、以及剩余价值的讨论,都来自马克思的《资本论》。或读《雇佣劳动与资本》也可以,后者较为简单好懂。但仍然建议读现行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如徐禾老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关于文化商品发展史的论述,商品美学的部分来自W.F.豪格(Wolfgang Fritz 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一书,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图像的生产、积累”以及景观社会的部分,来自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景观社会》一书,张新木译,南京大学出版社;有关文化商品、文化工业的论述,均来自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主要是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和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见《启蒙辩证法》。
关于异化、商品拜物教的讨论,均来自马克思的著作,以及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https://www.baidu.com/link?url=NKoLlAssUkqJXbhCEmImQicIZhcbPU5RlZ6NlpSQiRROyyWthV3eZH-auw6e_AAC&wd=&eqid=96f9c441000340d5000000035d57b425 )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词典”的词条。其中,对异化的集中论述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手稿中后段“异化劳动”一节,以及第二手稿讨论“私有财产”的段落;对商品拜物教的讨论来自《资本论》第一卷。
撰稿 | 米泽歌川
编辑 | 于思博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Academus哲学研讨社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scieok.cn/post/1313.html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